政民互动
交流研讨
  • “三不猴”琐谈

  • 发布时间:2016-07-14

    猴年伊始,萌态十足的猴子吉祥物摆满了商场柜台。其中,最引人注目的当数楼兰漠玉“三不猴”。它的造型是由三只猴面组成的竖形图案,三只猴子呈半蹲姿势,模样憨态可掬:一只猴用手蒙着眼睛,表示不该看的不看,一只猴用手捂着耳朵,表示不该听的不听;一只猴用手掩着嘴巴,表示不该说的不说。“三不猴”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,不仅在于其可爱萌态,还在于它能提醒和告诫大家为人处世当谨小慎微,以免招是非、惹争端。

    关于“三不猴”的来历,有三种说法。一说源于儒家的“四勿”。《论语》载,颜渊问孔子:具体如何做才算仁?孔子回答说: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”二说源于道家的“三尸虫”。道教认为,人体中有三种作祟之神,叫“三尸虫”:“为人大害,常以庚申之间,上告天帝,以记人之造罪。”为了防止三尸虫殃人,逢庚申之日,人们夜晚不睡,守之待晓,渐成“守庚申”风俗。传到日本,人们取“三尸虫”之“三”,和庚申之申的属相“猴”,绘出三猴捂耳、掩嘴、蒙眼图像,意在防止“三尸虫”在天帝面前进谗言。三是源于日语的“扎路”“杀路”谐音。日语中,见(看)叫mizaru,闻(听)叫kikazaru,言(说)叫iwazaru,尾音均为zaru(扎路),与猴子saru(杀路)的发音相似。“三不”的发音是米扎路,“三猴”的发音是米杀路,久而久之,“三猴”与“三不”混同成“三不猴”。

    “三不”是人的立身之本。人之在世,都希望有个良好的人缘关系。而要想有好的人缘,就必须躬行“三不”。社会生活中,有些人不明白“三不”道理,好奇、猎奇心极强,不该他看的东西,偏要挖空心思、千方百计去看个清楚明白,恨不得自己有双千里眼;不该他听的,他偏要充当“包打听”角色,或偷偷地旁听别人的谈话,或曲线去打听,恨不得有双顺风耳;不该他说的,他张家长、李家短,捕风捉影,添油加醋,到处多嘴多舌、搬弄是非。结果是害人害己,不仅侵犯了他人的隐私,干扰了他人的正常生活,引发了众怒,还严重损害自身形象,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、孤家寡人。在集体、团队,践行“三不”更为重要。因为任何一个集体、一个团队,大至一个政党、一个国家都有只属于自己的、决不想让外界无关人员知悉的秘密信息。一旦内部出现了“三不”意识不强的成员,就可能给集体、团队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。

    “三不”是保密工作最基本要求。保密守则中,前三条就是不该说的秘密不说、不该问的秘密不问、不该看的秘密不看。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,必须恪守“三不”,若看了不该看的国家秘密,并居心叵测地向最不该说的人说了绝对不应该说的国家秘密,那将成为千古罪人,死有余辜,遗臭万年。例如,A国在B国安插了一名间谍M君,该间谍由A国情报部领导N君亲自操纵。勿庸置疑,无论对于A国,还是B国,这都是一份绝密级情报,即便是N君的秘书P,按其秘密级来讲也是接触不到这一情报的。但是,P利用N君秘书的身份,去N君办公室时翻阅了放在桌上的卷宗,推断出了插入B国的间谍M君。P如获至宝,叛变投靠了B国,把这一绝密情报献给B国作为变节见面礼。他的叛变,使得在B国潜伏多年的M君被B国逮捕,A国在B国的间谍网也几乎损失殆尽。当然,P绝不会有好下场。P叛逃1年后在南美某个国家旅游时,被几名A国特工秘密处死,正所谓“天作孽,犹可违;自作孽,不可活”。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南沙区国家保密局  朱儒轩)